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先后推翻了萨达姆、卡扎菲等一众政权,但却唯独在朝鲜问题上显得格外保守。
要知道,在这几个政权里面,金家是“最不听话的”,也是对美国最强硬的。
那么美国为何不敢对朝鲜开战?朝鲜又为何能坚持到现在呢?
2003年,以美英为首的联军以伊拉克隐藏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其实行全面进攻。
战争爆发后,联军凭借技术优势,将伊拉克军队迅速击溃。
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也在之后的逃亡途中被擒,三年后遭到处决。
美国之所以攻打伊拉克,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萨达姆试图用欧元替代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直接触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
其次是萨达姆与布什家族有私仇,据传曾试图杀死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
与萨达姆命运类似的还有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
2011年初,利比亚爆发了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活动。
不久,英美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对利比亚发动了空袭。
此后,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黎波里夺取控制权,而卡扎菲则在逃亡了数个月后被反对派逮捕并枪杀。
卡扎菲被推翻的理由与萨达姆似乎有一些相似之处。
当时,卡扎菲计划用欧元和日元取代美元进行石油交易的结算,并尝试在阿拉伯世界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此来对抗美西方对非洲事务的干涉。
以上这些举措显然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除此之外,卡扎菲此前也的确支持过多个恐怖组织,并策划过多起针对西方的恐怖袭击。
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其政权的敌视。
萨达姆和卡扎菲之所以会在短期内被美西方铲除,一方面是由于这两个国家内乱不止,矛盾丛生,另一方面它们的外部环境也不甚理想,在关键时刻竟然没有一个大国愿意给自己撑腰。
而以上这两个因素都为美西方的军事干预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们再来看看朝鲜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朝鲜与美国一直是死对头,两国之间的交恶最早可以追溯到冷战初期。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没有对朝鲜大动干戈,甚至还会时不时放低身段,主动进行接触。
这与美国在其它地方“想打谁,就打谁”的蛮横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半岛问题上如此谨小慎微,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朝鲜的地缘优势
朝鲜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美国在处理朝鲜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该地区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朝鲜位于东北亚地区,背靠中、俄两个相邻的大国,拥有相当程度的安全保障。
目前,中、俄两国与朝鲜均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其中,朝鲜是中国唯一的军事缔约国,两国曾签订过《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而朝鲜与俄罗斯也在前不久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进一步升级了关系。
也就是说,中、俄、朝三国之间虽然并未结盟,但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铁三角”。
而从历史上看,朝鲜半岛的稳定对于中俄两国来说也十分重要,彼此之间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冒然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中俄两国很可能会采取必要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除此之外,朝鲜半岛的稳定还涉及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态势,而美国也不希望由于对朝动武而影响了自己的战略格局。
要知道,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朝鲜都是有核国家,而隔壁的韩国、日本也算是“准军事强国”。
一旦美朝之间发生军事摩擦,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继而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政权内部较为稳定
与美国之前推翻的若干政权不同,朝鲜政权的内部相对比较稳定,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朝鲜独有的“接班人制度”虽然在外界看来有些“离经叛道”和“不合时宜”,但在朝鲜这种近乎于封闭的政治环境中,再结合朝鲜自身的历史,倒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统治手段。
金家通过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和强有力的统治手段,让朝鲜人民对其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这种通过长期思想灌输而形成的强大凝聚力,使得朝鲜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团结一致,保持坚定立场,让美国很难找到机会从内部对其进行瓦解和颠覆。
三、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七十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对美国来说依然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付出了十分巨大的代价,但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收益。
与当下的美国相比,朝鲜的军事实力当然要弱小很多。
不过,由于长期实行“先军政治”策略,朝鲜的整体军力依然不容小觑。
朝鲜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尽管朝鲜的核武库规模较小,但其发展速度却并不慢。
据悉,朝鲜最新的“火星-18”洲际导弹,理论上已经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
除了核武器外,朝鲜还拥有一支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现役兵力加上预备役和各种准军事组织,总人数超过了150万。
在朝鲜人民军的主战装备中,火炮与火箭炮数量有上万门之多,可使用的坦克加起来也有近万辆,这两个指标在全球范围内均高居前列。
此外,朝鲜的特种部队堪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之一,总兵力高达十万人之多。
任何一支军队与朝鲜人民军打地面战,应该都不会感到太轻松。
当然,朝鲜的海空军与假想敌美韩等国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这也导致了朝鲜在国防建设方面具有“防御能力尚可,进攻能力不足”的特点。
四、外交手段较为灵活
虽然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朝鲜官方控诉美国霸权行径的新闻,但朝鲜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总是在硬碰硬,偶尔也很会用灵活的手段加以应对。
从金正恩上台这十几年的表现来看,这是一位身段极为柔软,习惯在大国间长袖善舞的国家领导人。
金正恩非常清楚自己手中的筹码,也很清楚中美俄等大国的利益诉求。
因此,每当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时,金正恩总是会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有时候反而会让几个大国感到自己被“利用了”。
五、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
美国作为全球性大国拥有广泛的海外利益。
因此,在处理朝鲜问题时,美国必须权衡各种利弊,充分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诸多风险。
虽然美国号称是全球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我们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美国在近半个世纪里,几乎不打无把握之仗,对手也基本都是一些一触即溃的“小鱼小虾”。
面对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美国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倾向于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其自身利益,也符合该地区各相关国家的利益。
在当前形势下,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是中俄两国。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没必要为了小小的朝鲜而耗费宝贵的资源。
即便朝鲜为了“找存在感”,偶尔闹闹小脾气,美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况且,朝鲜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地区小国,对美国来说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不把与朝鲜的关系彻底搞僵,偶尔还给点好处,拉拢一下,反而会让相邻的中俄两国感到不适。
事实上,朝鲜也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有时也在与美国一起唱双簧给其它大国看,以便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美国之所以在朝鲜问题上采取目前的策略,有历史、地缘、军事等多方面原因。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美国在半岛问题上的政治基调与行为方式,也体现了一个老牌超级大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所显现出来的高度灵活性与战略定力。
从过往的历史上看,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交替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几场战争中可以看出,美国只要决定大打出手,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
没有实质性的利益,而只有不确定性和风险,美国绝不会轻举妄动。
正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的那样:“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不仅是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也成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大国的外交圭臬。
因此,美国是否会对朝鲜下手,不仅取决于美朝两国的自身情况,以及两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与大的国际环境息息相关。
有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变量就会导致整体局势的突变。